为本科生上课是教授天然的职责
作者: 时间:2012-04-24 点击数: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巩固本科教学基础地位”,其中尤为惹人注目的是:将教授为本科生上课作为一项基本制度固定下来。
本科生是培养研究生的基础和从事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主力军。本科教育的目的是向本科生传递基础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超越专业的更为人性、更为广泛的信息。但不知从何时起,个别教授不愿意为本科生上课。个中原因可能在于,一是给本生上课比较累,二是给本科生上课薪酬远远低于“走穴”出场费,三是高校评聘、考核制度重科研轻教学。
大学是传播文化知识的殿堂,教授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既然不“传道授业”,何谈“为师”?既然不“传道授业”,何谈提高本科教育质量?“要建世界一流大学不在于大楼而在于大师”。可是,当我们的“大师”们不能教书育人时,对于莘莘学子又有何意义?”如果本科教育质量低劣,又何谈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长此以往,高等教育质量必然徘徊不前。为此,教高[2005]1号文件曾明确要求,“教授、副教授每学年至少要为本科生讲授一门课程,连续2年不讲授本科生课程的,不再聘任其担任教授、副教授职务”。
教授是学术领域造诣比较精深,教育教学资源和教育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教学、学术领头人。他们严谨的治学态度、踏实的工作作风、锐敏的洞察力、开阔的视野和孜孜以求的刻苦钻研精神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作用。教授为本科生上课,本科生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更能获得如何做人、做事、做学问的道理等。事实也证明,教授特别是著名教授的悉心指导、教诲、信任、欣赏与激励等在本科生的成长和成才过程中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物理学大师、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在西南联大物理系读书时,赵忠尧、吴大猷、周培源、吴有训、王竹溪这些当代中国物理学界的泰斗们都在那里任教。1942年,他在吴大猷的指导下完成了毕业论文,获得了物理学学士的学位。随后他又在王竹溪教授门下攻读研究生,并取得了物流硕士学位。教授治学的重要性可窥见一斑。
2004年9月13日,81岁的杨振宁教授在清华大学开始为本科生讲授普通物理。看到此报道后,不知那些因追求金钱、名誉、地位而整天忙于做报告、跑课题、拉关系的教授们做何感想?实际上,教学与科研一直是教授的双重责任,两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教授,特别是知名教授不愿意为本科生上课,是一种教育不公,是对教育资源的浪费。本科教学是高校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教授为本科生上课是大学的神圣使命,是教授天然的职责,将其作为一项基本制度固定下来,不仅有利于教授通过教学实践获得治学经验,而且能拓展本科生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向的互动、讨论、争辩等还能促使教授深入思考专业知识与专业问题,激发科研灵感,拓宽科研工作的思路和视野,有效推动科研工作,进而提高科研水平。
21世纪的大学,不仅承担着传递知识、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重任,更要承担起塑造大学生心灵的新使命。我们热情期盼《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的出台,能够更好地引领和发挥教授在本科教学方面的作用,能够为本科教学改革注入新鲜血液,能够迎来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春天。
(2012-04-23 教育部网站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刘在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