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开创毕业生就业工作新局面
作者: 时间:2002-12-30 点击数:
为了更好地推动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进行,上海交通大学在认真学习国办19号文件关于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指导思想:一要从政治的高度重视就业,以“提高就业率为中心”,抓好毕业生整体就业工作;二要以发展的观念指导就业,面对社会经济形势波动及高校扩招后毕业生数量持续增加的情况,毕业生就业工作要超前规划,未雨绸缪;三要以改革的勇气着眼就业。交大的就业工作要从“就业管理+就业指导+就业服务”的老路中解脱出来,解放思想,整合学校资源,调动社会力量,推进毕业生就业机制和体制改革;四要以创新的精神推动就业,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开创毕业生就业新领域,为毕业生就业开拓更广阔的空间;五要以“以学生为本”的要求看待就业,就业工作应以服务为先,以“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为最终目标。
在2002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我校结合以上指导思想及时调整就业工作计划,有针对性地加强服务和指导工作,有计划地推出一些改革举措。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边实践,边思考;边探索,边总结;半年来,积累了一些经验,开创了交大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局面。
一、学习领会,着眼实效,按照《意见》要求出台相关政策
针对《意见》的精神,校领导提出,除了要在200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努力贯彻《意见》精神外,更要结合交大近几年就业改革实践经验,出台一些长期性政策,制订一些长远性举措,推进交大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改革。经过反复酝酿,我校于3月中旬围绕“鼓励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就业”“引导毕业生到中小城市就业”“加强毕业生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出台了多项政策;在6月初,针对“末就业毕业生的管理”又下达了专门文件。119名未就业毕业生申请将户口和档案保留在学校,都得到了很好的落实。
二、统筹全局,层层落实,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作为系统工程推进
我校形成了“学校领导统筹全局,就业部门具体牵头,部处机关着力配合,院系班级层层落实”的格局,整个学校形成合力,将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系统工程来推进。
1、以“提高就业率为中心”抓就业工作。
交大毕业生在社会上一直抢手,就业率历年名列全国高校前茅,但学校并没有固步自封。校领导反复强调,200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必须以提高就业率为中心。
围绕这一工作中心,我校就业部门今年着重在收集就业信息、督促就业签约两方面下功夫。2002年全年,就业部门通过发函征集就业信息、举行校园宣讲会和大型招聘会、举办网上招聘会等渠道,共收集需求信息4026条(需求毕业生21500人次),研究生就业供需比达到1:13.4,本科生供需比接近1:4,为毕业生提供了充足的选择空间。
在2月底和5月底两个阶段,就业部门都采取了“两级动员、人盯人”的“战术”,学校和院系两个层面的老师对于末签约的每位毕业生通过电话、E-mail取得联系,进行情况摸底,交流沟通,解决困难,促使他们尽早签约。这一举措有效促进了就业犹豫不决、旁观等待以及部分确实有困难的同学的签约,提高了就业率。在2002年5月底,我校本专科生就业率达到91.O%,研究生就业率达到100%。
2、全方位、多层次的就业指导。
交大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就业指导体系,从整体上加强了毕业生的职业定位,提升了求职技巧,有效提高了择业成功率。
(1)就业指导课。
针对《意见》要求,我校在原有就业指导课程内容设置,教学方式基础上进行了全面整改。经过充实,2002年就业指导课以系统授课、专家讲座、职业测试、模拟面试、工作坊五类形式为主,企业参观、校友交流等形式为辅,师资力量则融合了本校就业部门的老师、人力资源领域的专家、著名企业的人事经理等,调整后的就业指导课成效显著。
(2)专题职业培训。
按照行业要求提前培养职业素质,是交大就业指导的又一创新。面向2002届毕业生,学校组织了“为职业生涯插上腾飞的翅膀——毕业生营销职业培训活动”,由新加坡专业咨询公司为有志于营销的毕业生开展专题职业培训。在指导中培训,在培训中强化,有效提高了这部分毕业生的职业适应能力。目前,更多行业的专题职业培训正在筹划中。
(3)就业咨询。
校就业部门每天面向学生进行值班咨询,并对咨询问题进行记录和分类整理;同时,就业部门还根据院系的要求或依据值班咨询时集中的问题,及时到院系召开院系咨询会,开展集体咨询。
充分利用网络工具和信息化手段,开辟了BBS、就业网FAQ栏目和E-mail三个网络咨询渠道。就业办在BBS“饮水思源”站和就业网FAQ栏目坚持每天为毕业生答疑,努力做到当天问题当天回答;同时,通过E-mail提供个案咨询服务,使得咨询更为便利快捷。到2002届毕业生离校为止,就业办在BBS“饮水思源站”上共答疑、指导435人次;在就业网FAQ栏目中回答学生提问139人次,通过E-mail进行就业个案咨询300多次,为毕业生群体及时解惑。
(4)编写就业实用手册和求职系列丛书。
为提高毕业生自我指导的能力,交大就业部门从2001年起为应届毕业生编写《毕业生就业实用手册》,将就业流程、咨询渠道、求职技巧等实用信息编著于内,成为了毕业生的“求职宝典”。为了进一步加强毕业生自我设计、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我校就业工作一线的同志结合多年工作经验,编写了《大学生职业辅导》《大学生求职系列丛书之职业发展》和《大学生求职系列丛书之政策信息》,丛书将在2003届毕业生中应用。
为了促进就业指导工作的创新和改革,交大一直重视加强与境外的合作,注重校际之间的联系。近两年中,我校共选派了6位同志赴欧洲、加拿大、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参加就业交流和培训;至今为止,我校与香港中文大学也有了3年就业工作合作的历史;2002年上半年,学校又邀请香港城市大学陈棨年先生来校为全体负责就业工作的老师作为期3天的职业辅导培训。与境外高校的合作和交流使得我们拓宽了思路,放宽了视野。近一年来,我们还先后接待了清华大学、西安交大、厦门大学等兄弟高校来访,切磋经验,交流思想。
3、细致入微的就业服务。
(1)就业服务的“物化”和“人化”。
为了为毕业生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服务,交大将就业服务的要素进行“物化”和“人化”区别对待。例如,对于就业推荐、招聘信息发布等服务工作,以“物化”为主,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流程制度化、操作规范化,从而提高效率,保证就业服务的“公平、公开、公正”。而就业服务的“人化”,即要求就业工作人员在原则许可范围内要体现“人情化”,尤其在面对面和毕业生打交道的过程中,要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实事求是地为毕业生提供服务。
(2)“信息为本、网络为基”的就业服务。
学校在就业服务上强调“信息为本,网络为基”:在就业信息的收集上广开渠道,并基本做到在第一时间发布给毕业生;对于未就业毕业生,开辟了信息“绿色通道”,每一条和他们专业相关的招聘信息都发送到他们的E-mail信箱;就业办在暑假期间,还安排工作人员值班,做好信息的整理和发布工作。
为了提高效率,我校就业部门经过努力,开发了“交大就业网”和“高校就业协作网”两个网站。以网络平台为基础,学校努力为广大毕业生提供优质服务。
(3)注重调研,使就业服务有的放矢。
每年的就业过程中,我校就业部门会在学生中开展两次调研:一是在就业初期的毕业生就业心态和择业期望值调研,以此掌握毕业生择业心态,有所针对地提供就业服务;二是在就业签约阶段开展毕业生签约信息调研,主要了解毕业生择业渠道、择业信息来源及就业薪资等信息,为明年的就业服务做好铺垫。
上海交大还尤为重视到用人单位开展毕业生跟踪调研,了解单位对学校专业学科设置、学生培养、就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近几年来,每年暑期都组织若干小组分赴全国各地开展调研,带回对提高我校教育质量、调整学科专业结构的第一手反馈信息。
4、特色鲜明的就业教育。
从2002年3月起,我校选取了50多名2002届毕业生就业典型,其中特别注意挖掘到西部就业,到中小城市就业的毕业生典型。通过采访和材料整理,将就业典型通过橱窗展示、《交大报》专版宣传、网页宣传、《益友》研究生就业特刊等途径进行宣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00年以来,我校共积累了200多个就业教育素材。
此外,我们还注意把握毕业会餐和毕业典礼这些毕业活动载体,通过策划,实现了毕业会餐有声有色,毕业典礼风格独特,在毕业活动中培养毕业生的母校情结。
三、实施“交大学子西进工程”,鼓励毕业生赴西部就业
2002年在实施“交大学子西进工程”中,进一步明确了“鼓励和支持毕业生到西部就业”将坚持“本人自愿、学校鼓励、政府支持”的宗旨,坚持“政策优惠、服务有期、流动自由”的原则;同时明确了把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西部就业所做的工作及举措作为院系工作考核重点之一,并完善了“交大学子西进工程”的实施细则、步骤和配套的优惠措施。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校领导支持、学指委牵头、各部处配合、就业办协调、各院系落实”的良好局面。
在鼓励和支持毕业生到西部就业的工作中,我校还争取到上海市教委、上海市人事局等政府部门的支持,签署了合作协议,双方共同关注到西部就业的交大毕业生的成长。学校就业办公室也就此和昆明船舶集团、中国核工程物理研究院、新疆特变电工集团等企业分别达成了一系列合作备忘。
在实施过程中,通过“选苗一沟通一跟踪”机制,整个学校思想工作和就业工作形成了合力。学校、院系始终和有意向到西部就业的毕业生保持着“零距离沟通”,帮助他们联系合适的西部单位,关心他们的择业进展,解决他们实际的就业困难,最终保证了西行交大学子的成行。
2002届我校到西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中研究生8名,本科毕业生10名。学校拨出专款88,000元,对这些同学予以重奖;在评选“上海市优秀毕业生”和“上海交大优秀毕业生”时予以倾斜。2002年7月1日,在党的生日这天,学校党委专门召开了“西行交大学子”欢送会,场面感人,学校的殷殷关爱和学子的拳拳之心,溢于言表。学校的这些举措,体现了学校开拓西部地区就业市场,鼓励和支持毕业生到西部就业的信心和决心。
继2000年起实施“交大学子西进工程”以来,上海交大已有100余位大学毕业生响应党和国家“开发西部”的号召到西部工作,支援了西部建设,也开拓了我校的西部就业市场。
四、开拓就业新领域,引导毕业生到中小城市、基层就业
开拓中小城市、基层就业市场是2002年交大毕业生保持高就业率的一大因素。我校今年到无锡、绍兴、海门等中小城市就业的研究生共70名,本科生共124名,较2001年均有大幅度的增长。
学校明确:在就业市场需求不旺和高校扩招等形势下,中小城市和基层单位将逐步成为接纳交大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之一。交大就业部门要及早筹划,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心态。
在此指导思想下,学校以“迎来送往”的形式,让毕业生和中小城市“亲密接触”。在举办毕业生大型招聘会时,就业部门对绍兴、扬州等中小城市组团前来的招聘团安排集体摊位,形成气势,增加其对毕业生的吸引力。2002年上半年,镇江组织网上招聘会,我校也积极配合,动员广大毕业生到网上进行双向洽谈。而对于河北唐山、浙江宁波、江苏常州等中小城市举办的人才智力洽谈会,交大总是精心组织,落实老师带队,动员毕业生组团前往参会,很多毕业生也由此在中小城市找到了婆家。
为了更好地巩固和扩充中小城市的就业市场,上海交大和江、浙一带的地区人事局更为紧密地合作。经过协商筹备,至2002年9月为止,我校相继在包括苏州、无锡、南通、宁波、舟山在内的12个中小城市建立了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2002年暑期,400多名毕业生到这些基地进行就业实习,通过“预就业”阶段,走近和熟悉这些中小城市。
五、开辟就业新渠道,支持和指导有条件的学生投身创业
上海交通大学一直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学生自主创业,在自主创业指导过程中形成合力。学校就业部门在2000年就对毕业生自主创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服务体系,规范了自主创业程序,制定了相应优惠政策。学校教育思想的不断深化、学校各部门对创业鲜明的支持态度及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的蓬勃开展等都推动了学生创业热潮。
校团委每年举办创业计划大赛,营造创业和创新氛围,熏陶了学生创业和开拓精神。在创业计划大赛的组织过程中,校团委组织“创业计划书的写作”“团队合作和凝聚力的培养”等专题讲座或培训,使许多学生受益。
学校校产集团下属的上海交大科技创业公司经常把目光投向有志于创业的学生,对其中比较成熟的创业项目,经论证后给予专项创业孵化资金资助;就业办公室在毕业生自主创业的过程中予以具体指导。对于申请创业的毕业生,就业部门对于他们的户口、档案关系的落实进行全程跟踪,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并且,就业办公室和学院(系)共同协助他们拓展社会关系,在创业资金、公司注册、业务开展等方面协助联系部分交大校友,为年轻创业者寻求校友支持;就业部门还不定期举办往届创业学生和在校生的座谈会。让有意自主创业的在校生从创业先行者的经历和经验中得到启发。
从2000年以来,上海交通大学已有34名研究生(其中2名在校生)选择了自主创业,创办了20家公司(其中5家正在筹备中),创造就业岗位168个,其中录用交大毕业生60余人。
六、着眼长远,对深入贯彻国办19号文件的前瞻思考
日前,我校已经进人了2003届毕业生就业的前期阶段。在上海交大2003届毕业生中,本科毕业生有3620名,毕业研究生2030名,高职生503名。上海交大对2003年就业工作进行了一些前瞻性的分析,并及早筹划,预备打好高校扩招后毕业生就业的第一仗。
1、就业机构超前规划。
我校于2002年9月成立了“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就业服务和职业发展中心”(以下简称“就业中心”),“就业中心”下设就业指导部、信息技术部、市场开发部和综合服务部,同时撤消原有的研究生就业办公室和本、专科生就业办公室。机构从“以服务对象划分”转为“以服务职能划分”,体现了观念的变革和意识的变化,体现了交大就业工作转向专家化、专业化的改革方向。新的就业机构将以服务为基础,以学生的职业发展为主轴线进行运作。
2、三大问题未雨绸缪。
(1)多校区毕业生的就业服务问题。
我校毕业生现分布有五个校区,就如何为多校区毕业生提供“公平、公开、公正”的就业服务,我校积极思考,已形成了一些初步对策:例如,进一步完善就业网站,以网络为主体发布就业信息以克服空间上的局限;利用远程手段召开用人单位宣讲会,让多校区的毕业生同时参加以克服地域上的限制;在多校区分别落实专人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并及时解决该校区毕业生的困难。
(2)未就业毕业生的服务和管理问题。
目前,我校“就业中心”配备两位老师专门负责为l00多名未就业毕业生提供服务,并负责和相关部门的协调。由于未就业毕业生的服务和管理是一个新问题,并且2003年此类毕业生数量可能增加,为此,学校已对此进行课题立项,将在半年多实践的基础上,总结研讨,希望能形成对未就业毕业生服务和管理的有效体系。
(3)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主动权问题。
目前,社会上有相当数量的人力资源公司进入毕业生就业市场。经过接触,我校认为,绝大部分咨询公司或猎头公司,都是以盈利为根本目的,以经济效应为重,轻视毕业生就业的社会效应。同时,我校也认识到,这些公司带来的专业化服务迎合了部分用人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需要,他们的进入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主动权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我校认为,应该继续坚持培育以高校为基础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同时勇于面对专业咨询公司的“挑战”。学校也需要吸取一些咨询公司好的做法,转变观念,在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更好地发挥“服务中介”的作用。
(摘自《高教领导参考》2002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