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新教材有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
作者: 时间:2006-12-05 点击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走进高校新生课堂综述
开学第二周,中国农业大学工程力学系新生刘晓君上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课后,显得有些兴奋:“原以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会有点‘闷’,没有想到教材编得这么有意思,老师讲得也生动。这门课是对我们大学新生最有帮助的课程之一。”
今年秋季,全国530万名2006级高校新生接到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的第一本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记者走访部分高校发现,新课程的开设深受大学生欢迎。他们表示,这门课程从大学新生实际出发,内容新、体系新,将为他们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为今后健康成长成才打下良好基础。
新课程新教材体现了党中央对大学生的关怀和厚望
“我感到,党中央关心着我们的未来,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寄予厚望。”翻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新生张荣荣深有感触:“我们必须刻苦学习、修身成才,不负党和国家的厚望。”
“开好这门课程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青年学生的成人成才。”谈起高校思想政治课新课程的设置、新教材的编写,中国农业大学青年教师何志勇说,“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高度,对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中央把教材编写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由中宣部、教育部组织全国的力量统编,集中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界的经验和智慧,更好地体现国家的主流价值观,确保教材的科学性、权威性和严肃性。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大学生的关怀和期望。”
“学习了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决策、部署和要求后,我感到肩上的责任大了、职业归属感强了、身上的劲儿足了、努力的方向更明了。”河北科技大学教授李克荣说,“中央亲自审定编写提纲和教材,充分体现了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亲切关心以及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这是对我们的极大鼓舞和鞭策,也是我们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强大动力。”
新课程新教材有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
翻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第一章讲授的便是新世纪新阶段大学生成长成才中最为关键的理想信念问题。四川大学教授阎钢说,新的教材体系符合邓小平关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要求,也符合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
北京大学教授祖嘉合认为,新教材对当代大学生群体在诚信意识、社会责任感、艰苦奋斗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和心理健康问题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既有理论高度又贴近学生思想实际的阐述,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开设对当代大学生来说非常有必要。”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新生罗寰宇说,“作为一名大一学生,我深深感到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着不少困难和迷惘,比如如何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选择什么样的学习生活方式、如何面对生活中遇到的现实问题等。思想政治理论课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解决问题的方式,让我们清楚全面地看到了自己正在或者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法。这对塑造我们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法制观有着巨大的意义。”
长期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导师杨明教授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绝不仅仅是简单地将大学“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合并在一起,而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支撑的,具有特定定位、特定内涵、特定任务的崭新课程。新教材继承了“98方案”《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教材编写的成功经验,又根据大学生成长成才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人才成长的规律,构建了一个以学生为本的创新的教材框架体系。
“这门课程能让我们更加注重品行修养。教材考虑到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的密切联系,将两者结合为一本教材,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更有助于学生对二者的深入学习和研究。”北京科技大学应用学院新生刘博说。
新课程以社会主义荣辱观贯穿始终,清华大学教授刘书林说,这对大学生在实践中锤炼优良的思想品德,成长为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新课程新教材呼唤教学创新
云南大学教授苏升乾认真研读教材,一口气指出了20多处亮点:“把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全书的主线”、“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核心”、“将道德与法律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他说,这些亮点也就是教材的“创新点”。要讲好它,必须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认真备好课,改进教学方法。
要真正学好用好教材,必须创造性地把教材体系转化成教学体系。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瞿振元教授参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集体备课时,要求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开成“让学生真心欢迎、终身受益”的课程,并提出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结合起来,将课内教学和课外教学结合起来,将理论教学工作者和实践教学工作者结合起来,切实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这个学校人文与发展学院率先在学院开展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践教学试点,探索知行合一、以实践促进课程教学、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为更好地讲授“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邱吉上学期专门去法学院听了几门法律专业课。他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是贯穿一生的,教学内容包括基本的生活、心理适应指导,学习方法的培养,职业道德、职业法律、职业规划以及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的养成等,最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老师必须全身心地投入教学。
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教授彭庆红说:“我在教学中主要从学生成长成才的实际需要出发,充分运用调查数据与典型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书中的理论要点,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全面认识社会、感悟人生、规划未来。在后续的教学中,我们还将进一步改进教学方式,加强社会实践环节,加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衔接,使这门课程真正成为对大学新生最有帮助的课程之一。”
大学生们也对学好这门课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中国人民大学新生张荣荣说,希望老师多举一些与书本知识相关又联系生活实际的事例,把理论具体化,使它能融入我们的思想观念中,也可以让这门课变得更生动有趣。
北京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科学专业新生王玉霞表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对于我们加强自身修养非常重要,有助于立志并明确成才方向,有助于适应大学、规划人生。我们大学新生必须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更加主动地投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