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名“神器” 辅助手段还是管理利器?

作者: 时间:2013-04-25 点击数:


人脸识别技术被一些高校用于上课点名。
近日,一项名为“脸刷”的点名“神器”火爆网络。不用刷卡,不用喊到,只要人进了教室,系统就会识别人像自动记录考勤。经过六节课以上确认后,系统就能够将学生的相貌和信息准确挂钩,到期末自动生成出勤情况。
研制这项“神器”的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魏骁勇表示,这一系统已获国家发明专利,2011年3月就已正式在四川大学投入使用。
尽管魏骁勇表示,“脸刷”系统主要不是用来点名的,而是用作课堂分析,随着使用时间延长,可以获得大量研究数据,发现教室里的“小圈子”:谁和谁常坐在一起,最后期末成绩出来,可以结合起来分析,看哪一类人会坐在一起,学习效率高。
然而,“脸刷”已经被认定为抓逃课学生的点名“神器”。

拍照、蓝牙定位、视频、指纹打卡 上课点名越来越高科技

上课点名,对大学生来说可算是最平常不过的事情。
拍照点名、蓝牙定位点名、视频点名、指纹打卡点名……在全国各地的大学校园中,老师们关于点名方式的探索脚步从未停歇,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
3月1日起,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新推出一项上课点名法拍照查缺。该校《文学院课堂考勤与管理规章细则》详细规定了拍照点名的步骤及点名情况上报方式:各班学习委员在每次课前,用手机或者相机拍摄本班到课情况(要求站在讲台上进行拍摄,照片中心必须清楚显示任课教师及到课全体同学),照片数量控制在1-3张;须记录无故旷课同学的姓名、学号、课程名称、任课老师的姓名……除此之外,通知还规定“课堂迟到15分钟以上记作旷课”,如要请假,必须用学院专用请假条,并提前将假条交给任课老师,并由任课老师签字确认,经允许方可请假。
4月1日起,吉林大学物理学院大一力学课的学生们自觉地排起了队,依次从一台指纹签到仪前走过,在上面轻轻地留下了指纹,随着一声声电子音“谢谢”,他们完成了本堂课的签到。这台指纹签到仪是副院长张汉壮所购买,用于他所教授的课程。
此外,各地高校在新学期也纷纷传出新的点名方式:吉林大学珠海学院计算机系老师研发了蓝牙点名法,通过搜索教室里打开的蓝牙,以确定缺课的学生信息;四川大学一老师推出一款课堂投票表决器,课堂上人手一部,机器编号与学生学号对应;武汉长江工商学院新闻系《网络新闻事务》课堂上,张厚远老师使用微博进行点名,电脑机房传来一阵敲击键盘的声音。@张老师:“早上好,我到了”;@张老师:“早,今天天气又变了”。在张厚远老师的电脑屏幕上,各式各样的签到不停地在滚动,之后老师再通过备注的名称核对人数,这样微博点名就算完成了。

让逃课变得“惊悚” 点名“神器”剑指学风建设

针对指纹签到仪点名,吉林大学物理学院辅导员杨讴菡说,该校物理学院一共有250多名大一学生参加力学课的学习,以前都是通过辅导员到课堂上进行点名,了解学生的课堂出勤情况,一定程度上占用了老师课堂授课时间。使用指纹签到仪,极大地减少了课堂点名的时间,可以及时了解同学情况,对个别同学的辅导或者是沟通也会起到更好的覆盖作用。
而吉林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张汉壮则指向学风建设。他说,我上的课是他们专业课的第一门课,我的目的不仅是要节省课前点名时间,更是要为他们的后续课程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风气。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出发点也大同小异。文学院团委书记张鹏老师介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本科生到课率一般都在95%以上,缺课的只是少数同学。由于文学院专业多属于文科,少数同学进入大学后慢慢发现,即便平时不上课,期末临时突击背一背书也就能考过去了,于是平时不上课,在宿舍打游戏,虽然成绩没有影响,但荒废了时间,也缺少了学习的过程。学校一直强调学风建设,以前经常出现学生干部课前因为不好意思得罪同学而不点名的情况,而如果要求老师上课点名,一个班几十个人,也要消耗好几分钟的时间。拍一张照片,就能很快记录学生出勤情况。张老师同时表示,拍照片并不是监控大家,照片也仅用于学院确认到课人数。张老师表示,我们要对学生负责,虽然课堂的主体是老师和学生,但拍照点名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对学生负责。
华中科技大学大二学生小梅说,逃课现象确实比较普遍,尤其是在大三、大四学生中,公选课逃课现象更为严重。但她也称,点名让逃课变得“惊悚”,让上课变得无趣,因为确实有些老师的课听起来让人乏味。
武汉某部属高校教务处负责人称,逃课现象几乎是每所高校都面临的难题,花样百出的点名方法,其实都是指向学风建设。

辅助手段还是管理利器? 点名创新无关教育质量

其实,点名与逃课几乎是每一个大学生都经历过的“猫鼠游戏”。
如果统计大学生的逃课理由,“老师讲得不好”一定首当其冲;如果统计大学生的上课理由,“老师要点名”大抵也榜上有名。无论大学生还是教育专家,似乎都逐渐形成了“名点得好不如课上得好”的逻辑,似乎老师靠点名将学生留在课堂是件不厚道的事情。不过,回到点名本身的初衷与本意,我们似乎混淆了点名与上课的关系,以致于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以吐槽点名来为逃课行为正名。
专家却称,点名方式再新颖再好,也不如课上得好。只要课上得好,大学生自然就不会“翘课”了。
众所周知,大学生的成绩评价体系里有平时成绩这一组成部分,而出勤率是衡量平时成绩的重要指标。因此,点名首先是上课纪律和课堂管理的要求。在点名上绞尽脑汁留住学生的老师一定不是好老师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课讲得再好,也不能保证让每一个学生都按时出席。点名手段能区分上课和逃课者,给逃课者扣分处罚,不点名对于上课者反而是不公平的。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上课既然是学生的职责,那么接受点名便是学生的义务。中学阶段学校管理严格,逃课现象比较少;大学也有责任通过点名对学生的上课情况进行管理,敦促学生按时上课,努力学习,倘若放任自流,疏于管理,让学生逃课成风,那才是学校的失职。
因此,点名是一回事,教学质量是另外一回事;大学生逃课不全是因为课讲得不好,点名上的花样翻新也并不意味着课堂内容的乏善可陈。以点名“神器”作为炮轰大学教育的载体或许快意一时,却无助于认识问题和理性思辨。回归到点名本身,它就是一个高校管理问题,与其他问题关系真的不大。
(来源:2013-04-24 新华网-北京日报)

上一条:数起校园血案引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担忧 下一条:教育部高教司解读:高校怎样用好专业设置自主权

宁夏大学教务处 版权所有(C) 2002-2015 网站维护:宁夏大学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