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博物馆:探寻“文化育人”新路

作者: 时间:2012-06-01 点击数:


5月26日,星期六。田云和爱人带着5岁的孩子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幽静的校园里,有一幢古朴典雅、中西合璧的二层小楼。这里是一座小型的航运专题博物馆,大大小小的船模、指南针,描绘了东方古国的海洋文明。
同样在校园里,相隔几百米,便是开馆不久的钱学森图书馆。这是我国目前唯一一个国家级的科学家纪念馆,大量的文献和实物向人们讲述着“人民科学家”的成长和情怀。牵着孩子边走边看,田云很开心:“没想到学校里藏着这么多宝,在这里是最好的熏陶!”
博物馆是一座城市的文明之窗。高校博物馆作为文博领域的一个特殊群体,植根于大学文化的深厚土壤,在塑造大学精神、繁荣校园文化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时,高校博物馆还是大学对外科普宣传的窗口和社会交流的平台。近年来,随着认识不断深化,高校博物馆正在跳出教育“内循环”,融入社会“大循环”,发挥独特的育人作用。

唤醒“沉睡”的文化资源

像上海交大这两座校园里的博物馆,上海目前有十几家,涉及多个领域和学科,是一笔不可小觑的宝贵资源。
田云告诉记者,头一次寻访校园里的博物馆,“一路问了不少学生,好不容易才找到。”让她感慨的是,许多高校博物馆不仅大众的知晓度不高,很多学生每天生活在校园,也未必会注意身边的“风景”——
上海海洋大学博物馆有全国最大的抹香鲸标本;复旦大学博物馆的台湾高山族民俗文物藏量居内地之最;华东师范大学古钱币博物馆收藏有中国最早的钱币贝币;上海中医药大学的医史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家中医史专业博物馆;上海音乐学院的东方乐器博物馆是我国艺术院校中第一座乐器博物馆;上海体育学院的中国武术博物馆是世界第一家全方位展示武术文化的博物馆……
有人曾打过这样一个比方:就藏品数量而言,全国150多家高校博物馆拥有的藏品之和,甚至超过故宫、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河南博物院等7座知名大馆的总和。问题在于,如何唤醒高校博物馆“沉睡”的文化资源?
2005年,为了统筹、整合不同特色高校的博物馆资源,让高校博物馆走出“象牙塔”,为市民打造传承中华文明,构筑和谐文化的教育平台,上海11家高校博物馆成立了上海高校民族文化博物馆联盟。上海市科教党委每年给予专项资助,所在学校配套投入,用于博物馆整体包装、宣传,组织接待青少年和市民参观。
打破“围墙”,走出“深闺”,由政府统筹、资助、推动的一系列举措将高校博物馆的创造力调动起来,高校博物馆从“等”、“靠”、“要”向“主动发展”转变。
2007年,首个上海高校民族文化博物馆联展在上海科技馆亮相,吸引观众4万人次;近千名大学生志愿者担任讲解员,数千名大中小学生直接参与活动,掀起了一轮高校博物馆的热潮。
“处于变化世界中的博物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高校博物馆更应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拓展育人功能,创造文化育人的新模式。”上海师范大学校长张民选认为,高校博物馆依学科而建,凝聚着高校的深厚文化,更具有育人和文化传播的功能。高校博物馆应成为对青少年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的重要载体,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体现。

探寻“文化育人”新模式

参观博物馆、校史馆、生物标本馆,体验社团活动,从2009年开始,这已成为上海师范大学面向中小学生人文科普开放日活动的“经典路线”。两年多来,共有近万名中学生走进上师大,感受多样的大学文化。
上海师范大学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马瑞告诉记者,上师大博物馆的前身是原历史系文物陈列室,藏品主要来自故宫博物院,其中不乏珍品。隋僧写经、玄奘译经长卷、金汁书无量寿佛经都是罕见文物,馆藏的官窑瓷器更是精致华美。从“收藏”向“育人”转变,近年来,上师大博物馆在服务校内外师生的同时,主动与社区及周边学校联手,通过请进校园、走进社区等宣传教育活动,拓展未成年人素质教育新空间,不断强化和彰显公共服务和教育功能。
“重‘展’更要重‘教’,这是博物馆面临的共同挑战。创新教育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手段,才能激活文化资源,从根本上提升高校博物馆的吸引力。”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陆建松说。
记者在走访中看到,上海高校博物馆已经进行了大量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在展示与教育的互动,知识性与艺术性的结合上寻求突破……
在上海中医药大学的医史博物馆,观众可以客串实习“中医”,体验“望闻问切”,观看舌苔、舌质形象液晶屏,使用按切脉象模型和脉象仪。博物馆还专门兴建了“中药百草园”,用鲜活的植物代替干枯的标本,结合中小学“二期课改”策划了“百草园”寻宝、为妈妈制作护手霜、制作中草药植物艺术书签、品尝药膳餐饮等趣味活动。
在东华大学纺织服饰博物馆,观众可以在小样织机上感受织布的乐趣,学习机器烫花的技巧,体会中国传统纺织技艺的奇妙多彩。
在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博物馆,有专业老师在现场为观众画脸谱,穿戏装……
“上海高校博物馆资源不但丰富而且知识系统全面,是一部非常鲜活的教科书。在这些博物馆感受到的民族文化、传统文化,不是晦涩枯燥的,而是生动具体的。”在上海海洋大学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江菊美看来,高校博物馆正为更多的青少年“仰望星空”提供得天独厚的情境。在这里,学习知识和技能,感受文化的力量,体会思考和创造的快乐。

城市文化的“新生力量”

如今,上海的高校博物馆不仅是高校教学、实习、研究场所,还是高校发挥文化传承创新功能的载体、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平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每年吸引着数以万计的学生和市民,还有为数不少的海外游客。
2011年5月,国家文物局、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高校博物馆建设与发展的通知》,要求将高校博物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划,并且首次明确高校和文物部门的权和责。
“高校博物馆的作用远未发挥。”中国博物馆学会高校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馆长宋向光认为,作为科研教学的重要辅助性设施和服务社会、养成创新人才的主要机构,高校博物馆应加快完备管理体制、健全制度环境、提高工作队伍的专业化水平,用服务效益拉动学校和社会的投入,用收藏特色扩大博物馆的社会影响。
高校博物馆,不只是高校自己的博物馆,而是“在高校的公众博物馆”。业内人士认为,高校博物馆要摆脱困境,必须进一步增强服务公众的意识,创新思路,让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认识博物馆,最终实现良性循环。比如,博物馆教育是学校课堂教育的延伸,高校博物馆应发挥学科和高校人力资源优势,主动进入中小学“二期课改”,形成文化育人的长效机制。
“世界上第一所对外开放的博物馆就是高校博物馆。今天的博物馆已不仅仅是‘立体的百科全书’,更是启人心智的终身教育场所,和城市的文化含量密切相关。”上海博物馆教育部主任郭青生认为,作为城市博物馆文化的“新生力量”,高校博物馆由于其历史底蕴、学术形态、学校品牌和校园精神,正日益成为城市博物馆文化中一笔可再增值的无形资产。
(来源:2012-05-30 中国教育新闻网-光明日报 记者:颜维琦 曹继军)

上一条:中国大学50强榜单发布 北大五年稳居第一 下一条:中国大学50强榜单发布 北大五年稳居第一

宁夏大学教务处 版权所有(C) 2002-2015 网站维护:宁夏大学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