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学历崇拜症
作者: 时间:2002-12-02 点击数:
汪金友
日本人田中耕一今年10月9日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后,有人在《文汇报》上刊文提出这样一个假设:“假如由国人来评这个诺贝尔奖的话,我们能把这个奖颁给田中这样没有职称、没有头衔的‘小人物’吗?我们眼中的人才,往往有一大堆头衔和光环,(我们)不仅患上了高学历崇拜症,而且学问的高低还经常取决于职务的高低。”(10月22日《文汇报》)
据说,田中耕一获奖,不仅让中国人“吃了一惊”,也让很多日本人“吃了一惊”,连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都称这是“晴天霹雳的消息”。为什么呢?因为田中耕一这个人物实在“太小”了。43岁的他,既非教授,亦非博士,甚至连硕士学位都没有,只是岛津制作所的一名普通工程师。所以,有人称田中是“日本企业社会最底层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是“日本的阿甘”。
回到上述文章的假设。咱们或者说部分国人,是否患有“高学历崇拜症”,答案似乎不容置疑。因为谁都可以举出很多这样的例证。
一是在用人时,“非高学历不招”。一些用人单位,对博士生“敞着门”,对硕士生“开着门”,对本科生“留一扇门”,对专科生“紧闭着门”。倘是高中以下,就是怎么敲也“不开门”了。
二是在待人上,“非高学历不优”。学历高,待遇就高。不是见其做出贡献才论功行赏,而是在其进门之初就见高低。许多招聘人才的市、县和企业都有这样的明文规定:博士生来了住三间房,硕士生来了住两间房,本科生来了至多给一间房。
三是在总结汇报中,“非高学历不讲”。一些领导讲到人才,言必称本单位有多少博士生,有多少硕士生,而从来不说有多少初、高中生,仿佛初、高中生就不是人才资源。
如此喜欢高学历,高学历者就能人尽其才吗?未必!
从这些年越来越高的人才流动率可以看出,许多“高学历”并没有发挥“高作用”,更没有带来“高回报”。有的是招了不用,有的是招了没地方用。高学历者坐“冷板凳”的现象,在许多地方都不鲜见。以致一些高学历者心灰意冷,整天想着拍屁股走人。
高学历崇拜症的更大危害,还在于刺激了人们对高学历的不择手段的追求。由于学历高,机会就多,待遇就高,促使越来越多的人想方设法地要弄到高学历,能考则考,能抄则抄,更有甚者还请人替学替考,不能考不能抄也没有人替的就花钱去买。现在许多地方假文凭泛滥,不能说与这种高学历崇拜症无关。
(摘自《中国青年报》)
上一条:迷恋网络荒废学业 燕大一批学生被退学 下一条:培养研究生,不能搞“大跃进”